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郊祀周伯星位次诏大中祥符二年九月庚午 北宋 · 宋真宗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三七、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七二
自今郊祀,列周伯星位于氐宿、寿星之次,永为定式。
宰相贺瑞星表 北宋 · 杨亿
 出处:全宋文卷二八七、《武夷新集》卷一五
臣某等言:伏睹司天台、翰林天文院奏,先于今月二日夜初更,东南方瞻望见一大星,其色黄,出自库星东、骑官星西,渐渐光明。
测在氐宿三度,属郑之分野,在寿星之次。
自来不住测候,其星转更润泽。
遂检寻历代诸家占书,其所见之星,是周伯之星。
按《天文录》、《古今通占》、《乙巳占》等云:「周伯星者,是瑞星也」。
又曰:「德星,其色黄,煌煌然,所见之国大昌」。
又按《太乙占》云:「王者制礼作乐,内外咸得其宜。
四方之事而无蓄滞。
君上寿考,国运大昌,则周伯星出」者。
上垂玄象,下土式瞻。
克彰有烂之文,用荐无疆之祉。
光昭景贶,允集休徵。
臣某等中谢。)窃以三辰炳灵,一人取法。
虽高明之在上,其听孔卑;
谓玄远之难知,厥应如响。
至乃连珠合朔,半月腾辉,聚贤人颍川,瞻寿星于南极。
仲尼所述,虽曰「观乎天文」;
叔向有言,盖亦「在于君德」。
伏惟尊号皇帝陛下膺图御极,恭己临轩,对越穹旻,焦劳旰昃。
居域中之大,率天下以仁。
视民如伤,每轸纳隍之虑;
以贤为宝,屡光仄席之求。
至乃纯孝迈于百王,神武加于四海。
启和戎之利,于以息兵;
宽议狱之科,因之去杀。
伯阳之慈俭,广帝舜之聪明。
斟酌化源,聿遵于古训;
讲求政典,克致于时雍。
励明察之诚,昭事上帝;
谦光之德,大芘生民。
故得列纬储休,高穹凝命,星躔发耀,天瑞荐臻。
侣阴月以东升,顺浑天而右转,掩白榆而绚䌽,迩黄道以流辉。
观象灵台,克举羲和之职;
文册府,备存甘石之经。
实希世之嘉祥,非有道而不见。
而陛下恭默为念,戒惧居怀,颇冲挹于乾符,未发明于玄贶。
司天谨业,宣夜垂文,百代所传,万物皆睹。
验疾徐之度,谅历正以难穷。
祝寿考之祯,盖封人而为比。
固以蔼休光于简牒,介景福于邦家,掩载籍之五灵,祚皇图于万叶。
臣等幸尘著位,获偶昌期,奉太史之奏章,识公朝之大庆,仰觌非常之事,共倾率舞之心。
伏望宣付史官,书之简策,庶昭纯锡,垂示方来。
臣等云云。
录民词 宋 · 阮昌龄
 出处:全宋文卷二○九、《成都文类》卷四九、《全蜀艺文志》卷四九
景德三年秋九月,蜀民康平,上欲天下皆如蜀也,遂召我公以归。
将行,僚吏、儒士洎外学之人咸发歌诗,以称导盛德,而民吏谣颂无以上达,属邑吏陈留阮昌龄录其民词以献。
国无忠贞,遐僻孰禦;
治非祸乱,英雄孰睹?
顺贼始平,焚溺无主。
帝闻悯然,曰公汝处。
公不宿命,临机威抚。
若凛而旸,若旱而雨。
若饥而哺,若婴而乳。
氛沴廓清,馀枭尚翥。
元戎矜功,沉吟玩侮。
气如虹,言发樽俎。
胆汗四落,再造蜀宇。
回车未停,贼炽复举。
贤臣迭治,秦竖孰愈?
公在雍都,帝忧密谕。
捧诏秣马,足不入户。
炎风剑山五日而度。
公之来尸,一从旧矩;
公之至日,衙从云委。
旦驱暮警,执刀挟矢。
公曰自疑,民疑何弭?
摈而去之,权震千里。
公至之始,狱不容质,躬询亲决,百不留一。
禁倖塞奸,削枝从实。
以今方旧,年不及日。
僭阙遗则,五门三阈。
朝西承天,规号弗革。
公为扁署,州郡之式。
尽革旧制,以断民惑。
玉垒之西,禽戎兽夷。
公爵其师,诚而礼之。
刻己削俸,以怀以绥。
万里凶丑,縻之轩墀。
翘翘错薪,岁贡雾臻。
文翁远矣,蜀秀无闻。
公荐其三张及李畋张逵。),翩然凌云。
企慕承化,儒风大振。
大会旧规,革偃被驰。
公曰顿拒,民其怨咨。
万众所集,必布奸欺。
首罪一夫,路无拾遗。
西戎之利,星精月驷。
旧贯峻严,千不一至。
公宽其法,鹅联鳞萃。
蜀蚕奋种,叶价日耸,公教种桑,荫畴庇垄。
岁不外求,欢声四踊。
豪居大宅,覆沟侵陌。
轮蹄梗蔽,奸宄遁匿。
公直旧绳,廓然四辟。
周伯丽天,帝亿宋年。
讹言勃兴,咫步万传。
公诛狂魁,风清两川。
公宴宾友,弗鼓弗钟。
弈棋排星,鸣弰叠锋。
尔威尔暇,权在其中。
公归内署,弗跣弗寐。
夜息昼行,集寅衙未。
必躬必亲,孰敢懈易?
蜀腰川颈,春酣王柄,妙音俊毫,惠黠修整。
公堂萧然,鍊真吊影。
雷足蹄金,益机眉针,奇名怪状,水陆之琛。
公室罄然,左书右琴。
无私于身,不欺于人。
高卑无间,毫纤必均。
游之如海,视之如,吾不知其仁!
我用既给,我仓既溢。
子孙孝悌,牛羊蕃息。
刑不横及,吏不相贼,吾不知其德!
言发座右,事在远夷。
法成笔下,名行九围。
从权约制,不间洪微,吾不知其机!
贤愚必察,亲酬一平。
见始穷末,罄理尽情。
若在鉴水,若经权衡,吾不知其明!
日帝有诏,公拜以愉。
爰膏其辖,爰饲其驹。
曰鳏曰寡,晨不俟夜,伫立泣俟,絷公之马。
曰童曰艾,昏不俟晨,惊呼踊走,招公之辕。
有诏弗可,虚席黄扉
彼济天下,我亦随之。
两康吾蜀,公岂弗思!
公马既逸,万涕交颐。
愿绘神姿,愿葺生祠。
青山碧皋,愿留两碑。
周伯星颂1006年 北宋 · 夏竦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五三、《文庄集》卷二四 创作地点: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
景德三年夏四月周伯星见,书瑞应也。
臣闻日月星辰,天之经也,国之纪也。
日以象君,月以象臣,星以象民。
炎炎君德,不倾不侧。
仁义文武昭于上,礼乐刑政临于下。
得至阳之体,于是乎有日瑞。
昭昭臣道,不僭不忒。
忠信方正积于内,吁谟献替发于外。
得至阴之体,于是乎有月瑞。
君之灵如日之升,臣之英如月之征。
照临下土,六合文明。
赏罚不滥,兵革不试。
粢盛不害,灾沴不作。
生民熙熙,家给户足。
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。
蒙帝之力,生育蕃息。
于是乎上发于天,厥有星瑞。
《书》云:「庶民惟星」。
又云:「天聪明自我民聪明」。
盖星瑞之谓也。
国家受天成命,五十年间,法令宽大,元元仁厚。
自克殄并土,戎衣不再,年谷荐登,俊乂旅进。
我崇文广武圣明仁孝皇帝陛下虔巩神器,稽用故实。
光昭百度,缉熙礼乐。
刑赏以御中外,慈俭以率左右。
群臣有羔羊之洁,公族怀麟趾之信。
郡国州县,各扬其职。
景德中匈奴谨守要约,不敢犯边。
塞无宿兵,人用休息。
齐民之家,不忧岁时。
食饫鸡豚,衣厚缯纩。
耕有馀器,廪有滞谷。
扶老携幼,涂歌里咏。
大哉此时,上无失德,下无遗政。
君君臣臣,万国交庆。
虽日瑞于昼,月瑞于夜,曾不足表吾皇之明,朝廷之盛。
于是乎有周伯之象,告生民之瑞。
见于首夏,国家火德之应也;
躔于角亢,人君寿考之象也。
天意若曰:令陛下寿考万年,平章百姓。
隆火德之光明,昭上帝之休命。
愿陛下钦之念之,虽休勿休。
不数年间,图书宝玉,雪霜风雨,山川草木,尽为嘉瑞,史不绝书。
故曰阳感天,不终日。
盖天之于陛下,犹父子之事也。
臣叨列缙绅,仰观灵祉,知在今日,斯文有光。
谨再拜上《周伯星颂》曰:
帝宋三圣,功成治定,昭融景命,承天庆兮。
周伯焞焞,经宵耀云,何德之纯,感星辰兮。
吾君恭让,德音敷畅,盖天垂象,介景贶兮。
我国文明,儒风炳灵,惟德降祯,发鸿英兮。
东南委照,苍龙隐曜,徘徊天表,光帝道兮。
考彼典章,知我天子,享嘉瑞兮。
上可纪官,下可建元,法象星躔,假于天兮。
昭我炎宋,永御星统,微臣作颂,歌日用兮。
请郊祀置周伯星于亢宿间奏大中祥符二年 北宋 · 邢中和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七○、《太常因革礼》卷一、《宋史》卷一○三《礼志》六
景德中周伯星出亢宿下。
案《天文志》,角亢为太山之根。
景德三年周伯星出于亢宿间,果符上封之应。
望于郊祀日置周伯星于亢宿间。
真宗周伯星现景德三年六月 北宋 · 张知白
 出处:全宋文卷一八九、《国朝诸臣奏议》卷三六、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六三、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卷二九八
臣伏睹司天监周伯星现,请宣付史馆,群臣诣阙称贺者。
臣闻人君之德,可以动天,至仁积于中,则休气应于外。
祥瑞之出,皆有所因,谅感应之攸致,非徒然尔。
故天人相与之际,其道甚大。
顷者河朔之间,连年地震,陛下知上天之垂戒,考前王之格言,以为阴气过盛,则积而当然。
地者,其道卑柔,其体安静,今动而不止,诚有所谓。
且念国家开创以来,基业洪大,干戈之役,皆不得已而用之。
然而太平兴国咸平而来,二十年内,边防多虞,华戎之人几殒百万。
兵者,其义主杀;
杀者,其事属阴。
阴气之盛,不亦宜乎?
复念致治之源,惟息兵为大务。
前年北胡之来,议欲通好,陛下不矜兵力之强,不恃邦威之盛,姑以安民在念,恶杀为事,不阻其诚,许以盟约。
由是动植遂其生全,亿兆知其休息。
然后发德音,施惠泽,赈贫民,省冤狱。
敷求时病,精选良吏,侧身思道,引咎于己,益兢兢焉,翼翼焉,思答天谴。
得不感群心,招和气哉!
故未踰期年,有是福应,所谓德动于天,而辰象昭瑞也。
昔桑楮共生于朝,七日大拱;
太戊修仁,桑楮遂枯。
祆不胜德,见验久矣。
今陛下修德,可谓至矣。
非独弭祅灾,复能致瑞应,斯实我朝之盛美,过前代远矣。
然而皇王之道,在乎戒谨,休祥荐至,而讲德愈隆。
不恃太平之基而骄盈,不矜大宝之位而荒怠。
惧乱者治必兴焉,思危者安必久焉,斯前代之明鉴也。
古之君天下也,患不恤黎元之疾苦,患不知军旅之勤劳,患奢侈畋游之无度,患声乐之不节,患政事之不勤,患壅蔽之不除,患谏诤之不纳。
今陛下薄赋歛,省征徭,劝农桑,务稼穑,恤黎元之疾苦矣。
优恩抚士,厚赏懋功,解衣哺食,推心置腹,知军旅之勤劳矣。
宫室台榭,不以奇邪害工;
服御乘舆,不以雕饰过制。
所贵惟谷帛,所宝惟贤才,绝侈靡之风矣。
弋猎之娱,弃捐而不顾;
禽荒之戒,祗畏而无忘。
泽被虫鱼,仁及鸟兽,去畋游之暴矣。
乐府新声,国伶妙伎,存而勿废,用之有时,善远于声乐矣。
观书乙夜,求衣未明,躬决万机,将周十稔。
虽隆暑冱寒,无愆于一日;
虽飘风暴雨,不废于崇朝,克勤于政事矣。
明四目,达四聪,辨谗邪,杜权倖,使下情上达,决壅蔽之方,已流闻于天下矣。
延直臣,启言路,询求谠议,乐闻上失,纳谏之规,固超绝于百代矣。
斯不亦天下幸甚!
陛下诚能宝兹数事,虽休勿休,则瑞星不出,臣亦贺鸿祚无穷,而青史有光矣。
苟异于是,则瑞星虽出,臣亦不敢同众人之贺矣。
夫善言古者,必有證于今;
善言天者,必有證于人。
自古以还,仗富强之基,居隆盛之运,怠于政事,以启危乱者,不可胜纪。
况今西北两隅,虽罢征战之役,然而比夫古者屈膝称臣,欸塞内附,则亦事异而体殊矣,得不虞哉!
臣以谓一星为瑞,善则善矣;
若倚之而责承平之效,则虑群心小弛,而警备之方因而不谨矣。
恭惟圣德之大,无不周知。
臣闻三才者人居其中,乃天地之和气。
人心和则阴阳和,阴阳和则日月星辰咸顺其晷,雪霜风雨不失其时。
则知陛下一言之善,必上动于天心;
一事之美,必上关于天道。
人君言动视听,必上法于天。
法天之义,诚深矣大矣,臣虽懵昧,然稽之于大《易》,粗知之矣。
夫《乾》之体,六阳备焉;
《乾》之用,万物生焉,人君之象也,非圣人孰能行之?
孔子称其象曰:「天行健,君子以自彊不息」。
盖天之运行,其道不止,终古如一,未常懈倦。
茍怠于一息,差于一刻,则六气大紊,万物咸病。
王者之道,亦当如是。
今陛下法天之义,亦已至矣;
行健之德,无不备矣。
复能念此乾元,终始不易,则万方受无疆之赐,万乘享无穷之休。
臣愚陋无取,涉道诚浅。
然佩名教,服儒素,考之方策,得之师传,知君亲之义至重,治道之要至大,故不敢避刑辟,爱身名,默而自守。
狂夫之词,圣人采之,或足以辅朝廷之谋,开谏诤之路。
伏冀天慈收一二于万分之中,则臣不胜至幸。
周伯著碑跋1064年7月30日 北宋 · 欧阳修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二八、《欧阳文忠公集》卷一四三、《集古录》卷一○、《六一题跋》卷一○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右《周伯著碑》者,在今宿州,出于近岁。
盖官部春夫开汴渠,于泥沙中掘得之
其文字古怪,而磨减无首尾,了不可读。
伯著不知为何人,其仅可见者云「渤海君玄孙,季景长子也」。
其事迹不可考,文辞莫晓,而字画不工,徒以其古怪而录之。
此诚好古之弊也。
治平元年七月三十日书。
龙州助教郭君墓志铭 北宋 · 文同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一○九、《丹渊集》卷三九、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一八三、同治《重修成都志》卷九、民国《华阳县志》卷九
君讳友直,字伯龙
其为人也,和裕淳懿,畛岸旷阔。
两蜀士大夫,与四方从宦于西南者,于伯龙无有不识。
伯龙之求之也,而其人自以为苟不识伯龙,则为徒至于此矣。
伯龙善与人交,又喜藏书,书至万馀卷,誊写校对,尽为佳本,伯龙无不读;
人问之者,伯龙无不知,所以人多与之游。
伯龙亦未尝辄厌见其人,所以善誉闻于天下,将五十年。
景祐中,被荐试尚书省,不第;
遂归,不复就举。
成都学舍,为诸郡之冠,聚生员常数百十人。
伯龙典事其中,凡三十年,教导揖纳,上下信爱。
事继母朱氏,至孝。
朱尝病痹软不立,伯龙访诸术士,力求已之。
遇隐者,得火龙水虎之法,转授其母行之,遂起,体轻如风,享年八十四而卒。
于兄弟尤友顺,不相狠阋,分隶赀产,独占其至下者。
后虽有所不足,亦自无壹语之愠,有识义之。
治平诏求遗书,伯龙所上凡千馀卷,尽秘府之未有者。
熙宁四年四月,朝廷以伯龙景祐进士,恩授将仕郎,守龙州助教
一日,忽召其子大年等,曰:「吾生平以儒术承家,已而自知于禄位固不可以强干,所以不求宦达,退居田里;
今天子念吾之老,特赐一命,吾其遂止此乎」。
是年十月,果以疾卒于家,初一日也。
伯龙既为累世令族之后,内外亲戚交友甚盛,凡远近庆吊,伯龙未始后他人而至者。
才智敏给,善酒,戏辞吐如射,坐客不能当。
至有丛吻急击,争欲胜之者,伯龙左右酬对,愈辩而愈精。
四坐笑伏,叹其俊锐。
死之日,无不嗟悼之。
春秋六十四。
所著书,有《剑南广记》四十卷、《毛诗统论》二十卷、《历代沿革乐书》十三卷。
曾祖某,祖某,考某,皆不仕。
母杨氏。
夫人宇文氏,乃蜀之大姓某之女。
年二十一,归于伯龙
闺阃仪范,邻里矜式,相夫以义,教子以学,正顺慈严,无有未至。
伯龙卒。
生四子:大年、大方、大亨、大受,皆举进士,有名称。
女二人:长适太常博士李彤封寿安县君
次适进士文惟几。
孙男八人,女八人。
大年六年二月十日,葬伯龙华阳县升仙乡俱利里先茔之次,举夫人之葬祔焉。
大年等以同为姻家,来求铭伯龙之墓,为之铭,曰:
学无不深,行无不淑。
天胡啬之,弗畀以禄?
鸾羽凤翼,歛不得张。
有翾者微,高骞远翔。
神道难知,人理亦悖。
吾于伯龙,一付茫昧。
所不已者,郁然清芬。
更千万年,有信此文。
潘左藏墓志铭咸淳五年七月 南宋 · 林希逸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七四一、《鬳斋续集》卷二一
咸淳五年五月十五日靖州太守左藏、开国潘公年八十九卒,其孤公助以状来请铭,曰:「此吾兄告院公湜所作也」。
余读之悚然,曰:「公辈行高而得閒久,余后进也。
景定甲子,始拜公于里第,挹其容,听其言,知其为钜人长德也。
而公于湖湘知名许早,治兵料敌,独有古名将之风。
赏不偿劳,以老自遁,世之负公多矣,而略无几微见于辞色,贤矣哉」!
遂叙次而铭之。
余虽荒拙,忝前史官,盍纪其事,庶公之尚有传也。
惟长乐之潘,为大姓,实唐御史中丞季旬之后。
徙而城居,著籍闽邑
衣冠之盛,自五世祖通奉公常始。
宣义郎建州教授、赠朝议师孔,于公为曾王父。
朝奉郎肇庆府、赠太中飞英,于公为王父,晦翁以「种德」名其茔者是也。
朝奉大夫兵部郎中、赠银青光禄子韶,则公皇考也。
银青三室,前后两朱氏,公母周夫人以梦得之。
生而三乳,颇有异质,银青酷爱之。
初补将仕郎
银青殁,事继母,人以伯奇悲之,屏而不怨。
嘉定辛未,铨调常德龙阳
朱夫人殁,终丧,为黄岩买纳盐场,以廉谨得誉。
郴桂东
时东南盗作,如螗如猬,江西舒庆二、黄十五,吾闽晏头陀、罗五官,郴之高垓,衡之妙甫则、扶友嵩、谢了负、包全、李纂九,皆其最桀黠者也。
绍定己丑,朝廷调兵遣将,忧劳凡数。
此邑万山之中,为湖南江西广东三路门户,乃黑风洞罗李二巨贼窟穴也。
其民暴悍易动,小忤意则刀鞘四起。
台阃以公辟,公曰:「辞难非义也」。
慷慨就职,一以赤子待之,民安其政。
桂阳寇急,权令盛以城危告,公曰:「解围不如捣虚」。
自提官军义勇入战洞中,簿、尉何琛死于阵。
公之气愈厉,相持岩谷数日,出奇掩袭。
高垓贼先奔,诸党随溃,桂阳围遂解。
诸公益知其能,遂以招抚一委之。
公曰:「屈以力易,得其心难,吾为张纲可也」。
单车造贼地,不以兵自随。
群獠章章,竞出迎拜,曰:「我侬非敢弄兵,以自速祸。
常时不堪侵枉,使我至此。
公生佛也,今惟令是从」。
公停马留食与语,恻恻然晓譬以逆顺祸福。
闻者相顾泣下,送公还邑,巢落几空。
辞拜之际,有出而言者曰:「我侬何以报公,苟有驱令,愿为朝廷尽死力」。
皆举手加额而去。
诸峒闻风,相继听命,公知其可用矣。
庐陵赵公彦覃、江西魏公大有以檄求援,公遣七甲义士助之。
于是舒庆二自陨,黄十五乞降,台阃皆以义士功居多,争上其事,得旨因任改官,理为须入,仍与升擢差遣
公又为之储治药,创立义冢,使饥者病者死者有资焉。
然后伤死事之家,旌孝妇之节,以揉其心;
新学校之宫,还教导之员,以回其习。
于时蛮俗,为之一变。
添差通判潭州
朝廷知公得溪洞之心,留之于此,盖有待也!
嘉熙丁酉,酋为边祸烈,史制垣檄公以七甲三洞策应。
公即日就道,点集壮勇八百人直抵寿昌,突围以进,北酋惊顾曰:「赤脚蛮兵来矣」!
或守月城,或战清淮门,我军屡捷,敌遂退。
制府上功,得旨,全军补转三官资。
赤脚蛮之声遂振于境外。
当是时,公之名于兵间何如也!
秩满,除监左藏东库,人谓公乡用矣。
无何,出守浔州,众以为讶,而公自视犹若欿然。
在郡孜孜,如理家事。
以岭民去天远,疾痛不得上闻,切切然毛缕诊治之,损例卷,损浮费,代其民输夏税一年。
帅谢公逵状公治行,累数百言上之,不报。
继知韶州,以父讳辞,改梅州,未上,朝以黄平为虑,改知靖州,公亦喜于自用。
初,公以浔陛辞,援汉唐蒙、晋董元二事,痛言蜀广可通之路,黔郁共下之江。
时干腹之传未的也,先事之见已如蓍龟。
及抵渠阳,访求大理、自杞蹊径,严加防遏。
曾未三月,以侍御史周坦疏罢,公论惜之。
归食崇道禄,寻擢广东参议官
时有谏官居寓里者,欲请大奚山垦田,同僚惮其声势,噤齘阁笔。
公独奋然曰:「此盗窟也,居海中心。
昔在淳熙,为朝廷忧甚久,幸而锄薙,不许生聚种植其间,著在令甲,是乌可许」?
其事遂寝,闻者韪之。
公讳周伯字宗之
庄重沉默,即之粹然。
无崭崖异之行,与人极和易。
居官不求赫赫誉,而人自称之。
间关盗贼丛中,十一年徙邑,劳绩著甚。
亦既登朝,随以一麾而去。
其在渠阳,甫为边计,而又斥之。
史之当国,其失士大抵如此。
老留瘴岭,非其所乐,于是慨然归而请老矣。
至于开、庆之元湖广蟊讧,向公所藉之士赫然有闻,临阵争先,多为朝廷死节;
而主其兵者罗诠,亦公在邑时荐之帅垣,留之飞虎者也。
缙绅之士,以此为誉,而公绝口不自言,公朝亦无知者。
此余所以为公恨也。
优游里社,岁晚康宁,人以为造物所报。
门无杂客,时与邻曲年德相若者往来,乐以忘忧,至于没齿。
人无远近,以「潘佛」称,尚德哉若人也!
积阶朝议大夫闽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
娶刘氏,继赵氏,庸斋忠清公女兄也。
子三人:长公湜,故通判抚州
次公助,漳州推官
次公嵓,将仕郎
女二人,杨某、赵某其倩也。
孙男四人:成祖,将仕郎
广祖、兴祖、彰祖。
女孙四人。
其年七月二十有八日,葬洪塘山之原。
铭曰:
士于今世,患不知兵。
既仁且勇,如公几人。
一纪于郴,七甲三洞。
何以得之,惟公所用。
彼獠所穴,白刃如林。
单车直诣,示以赤心。
人狝以禽,我视如子。
所以其人,为公效死。
援淮之役,自将往还。
敌亦惮之,曰赤脚蛮。
上功虽频,赏功何薄。
曾是登畿,亦尔落落。
天南何所,一再易麾。
渠阳甫至,又以斥归。
边犹未宁,失此伟士。
俾之得閒,几二十祀。
劳而不报,所得者年。
一身之啬,百世之延。
伊昔公家,名以种德。
是又种之,以铭以勒。
代贺陈相公 北宋 · 强至
 出处:全宋文卷一四三二、《祠部集》卷一七
伏审宠建使旌,荣兼相印,仍跻秘殿,复镇旧藩,伏惟庆慰。
恭惟某官社稷宗臣,山河间气。
秉直道以结人主,挟重计以尊朝廷。
向宅鼎司,首膺晋锡。
裁黜贵倖,振拔滞淹;
窒塞滥源,启辟治路。
底邦猷于甚盛,密简严宸;
避庙略而弗居,恳辞上衮。
部守符而均佚,露公冕以观风。
康济之大,而就一州;
遂蕃宣之乐,而郁四海。
帝心久注,恩数推优。
谓体貌旧臣,宜带宰臣之序;
欲节制诸郡,因加将钺之雄。
礼意甚隆,舆言弗惬。
一相处外,劳周伯之来归;
万民具瞻,望晋公之再入。
行膺徽册,还陟元台
曾是疏顽,尝依埏造。
顽金待器,更期大冶之开;
广厦既成,敢效翾飞之贺。
代上青州文相公(一) 北宋 · 强至
 出处:全宋文卷一四三九、《祠部集》卷二二
伏审茂对诏音,出班藩政。
埏镕有旧,欢忭增深。
恭以某官社稷宗臣,山河间气。
秉直道以结人主,挟重计以尊朝廷。
向宅鼎司,首调国縡,裁黜贵倖,振拔滞淹,窒塞滥源,启辟治路。
底邦猷于甚盛,密简中宸;
避庙略而弗居,恳辞上衮。
剖守符而均佚,露公冕以观风。
康济之大,而就一州;
遂藩宣之乐,而郁四海。
朝端剧位,累复于登庸;
京左数邦,更繄于镇抚
一相处外,劳周伯之未归;
万民具瞻,愿晋公之再入。
行膺徽册,还陟元台
贺正许州贾相公 北宋 · 强至
 出处:全宋文卷一四四四、《祠部集》卷二七
伏以岁历闿端,兆二仪之载毓;
春祺备舍,与万宝以俱新。
恭惟某官勋济王涂,器包民极。
履正德以仪庶位,挟重计以尊本朝。
宰廷三事之司,首调元化;
宥省五兵之本,旋总繁几。
措邦体于既平,隐庙谟而弗有。
崇高之极,而自均出处之致;
康济之大,而乐就蕃宣之劳。
露公冕以观风,坐讼堂而听治。
一相在外,思周伯之未归;
万民俱瞻,愿晋公之再入。
遹临开祚,参向纯禧。
莫前寿斝之称,乃后庆函之献。
台光在望,愚抱焉依。
周伯神喜神赞 南宋 · 白玉蟾
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:全宋文卷六七五四
方丈老仙客,寸心水一滴。
双脸红朱砂,两眼点黑漆。
白须抚掌笑呵呵,白鹤一去无人识。
按:《修真十书·上清集》卷四三。又见《琼琯白先生集》卷一一,《琼琯白真人集》。